自2010年起,在學院黨委和行政的關心支持下,在科研處的具體指導下,在全球十大网赌正规官网的直接領導下,産業經濟學學科在前幾年發展的基礎上,按照學科建設總目标,堅持“凝煉學科方向,彙集學科隊伍,構築學科平台,營造學術氛圍,多出創新成果”的原則,學科組積極努力地投入學科建設,在學科方向定位、學術團隊建設、科研研究和對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研究方向
産業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涉及管理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目前,我院擁有的經濟學本科專業在産業經濟學學科範圍,通過重點建設,使該層次學科的教學、科研基礎設施等條件有所改善,科研方向比較明确和穩定,學術隊伍得到加強,學科實力有較大提高,為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學科建設結合實際立足中原經濟區,圍繞特色建設,以三個重點為主要研究方向:
1、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産業的調整和發展必須建立在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基礎之上。全球化、信息化的經濟會使企業的結構和形态發生重大的變化。在特定的産業發展和優化的背景下研究産業組織及其企業的變革,又從企業的重組和變革中去尋求産業調整和發展的政策措施,是本研究方向的出發點。本研究方向重點關注以下内容:一是着重從産業視野和戰略層面研究企業改革與發展問題;二是加強研究企業國際化經營、競争戰略、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中小企業發展、民營企業發展、企業戰略管理模型等問題;三是關注現實,聯系實際,把握企業制度與産業組織發展的趨勢,通過專題調研,實地考察企業與行業典型案例解剖,為企業改革、政策規制和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依據。
2、産業理論暨産業政策與産業組織研究
産業理論是産業經濟學的基礎内容,産業組織與産業政策是産業經濟學研究的兩個重要領域。産業内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資源占有關系、利益關系和行為關系的發展變化,不僅影響着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時影響着産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而且還将制約該産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本研究方向将主要研究産業結構理論與政策、産業組織理論與政策、市場與貿易,以及區域經濟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通過這些研究,本方向将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産業組織狀況、産業政策的實施、市場與貿易的發展等進行分析,得出對特定市場效果和競争秩序狀态的判斷,從而為政府維持基本的市場秩序和經濟效率,做出卓有成效的産業政策,提供實證依據和理論指導。
3、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強調:“實現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标,必須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本研究方向根據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着重研究農村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城鄉、地區農村之間的經濟布局、互補及協調發展,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農業和農村經濟長遠發展規劃和戰略,農業微觀經濟理論和中國農村微觀經濟組織的再造,農村市場體系,農村産業結構及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等問題。
二、學術團隊建設
本學科具有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和學術隊伍,大部分教研人員具有研究生學曆。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占學科梯隊成員的34%,其他16人具有碩士學位。特别是2010年以來,我院繼續加大對博士的引進力度,聘請其他高校及實業界優秀人才到我院任教,提高我院科研水平、加強學科建設。為建設一支能勝任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的優秀師資隊伍,我院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了培訓現有教師、請專家或企業高管到我院做兼職老師或客座教授相結合的辦法;今年我院有2位教師帶薪脫産獲得博士學位;與此同時,2011年我院還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引進2位博士,其中1位為教授碩士導師。
在學術帶頭人或梯隊成員中,有幾位在河南大學、河南财經學院和河南師範大學等高校擔任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有多名教授被省内外綜合院校聘為碩士研究生生導師。教師隊伍的學曆結構、職稱結構乃至知識結構都發生了重要變化。
三、科學研究
特别是近兩年,本學科的科研團隊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0多項,包括有1項國家項目、16項省部級項目、二十餘項廳局級的重要項目;還接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委托開展的決策咨詢、管理咨詢、技術咨詢研究等10餘項科研項目。近3年來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在《管理世界》、《經濟經緯》、《生産力研究》、《生态經濟》、《光明日報》理論版,《河南日報》理論版等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同時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或轉摘。出版各類著作與國家級規劃教材13部,科研項目總經費50萬元。該學科以“轉軌期市場規則構建與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研究”(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集約型與粗放型兩種經濟增長方式的比較研究”(河南社科規劃項目)、“我省中小企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機理與路徑研究”(河南社科規劃項目)為載體,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如“轉軌期市場規則構建與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研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對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形成起到了直接影響;“集約型與粗放型兩種經濟增長方式的比較研究”等成果得到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成為改革發展的重要依據;中小企業無形資産戰略研究,獲2010年度河南省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人力資源缺失與企業創新體系研究,獲河南省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四、學術活動
2010年以來,我院圍繞産業經濟學方向進一步加大了學術交流力度,繼續舉辦具有我院特色的“财經論壇”,邀請許昌市科技局韓套軍局長、瑞貝卡發制品有限公司财務總監吳俊安等來我院講座,并深入進行學術交流,同時安排我院9名博士積極開辟博士論壇,邀請部分博士舉行專題講座;在财經論壇上播放名人講座光盤,深化了我院與國内外的聯系和交往,學術交流活動及學科發展思路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院還根據學校安排選派周穎傑院長到南京财經大學挂職鍛煉;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參加省内外學術會議,如周院長帶領吳迪等多名博士參加在河南财經與政法大學舉辦的中國經濟學年會,并參與分組讨論;安排近十名骨幹教師到鄭州參加網絡精品課程培訓;安排本院講師以上教師開展各種各項的學術講座。這些都深化了我院與外界的聯系,活躍了學術氛圍,拓寬學科發展視野,提高了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
【關閉】